消费日报网 > 今日关注 > 文教卫生

四川简阳:田坎上的“时光魔术”展——AI唤醒石家村的红色记忆

时间:2025-07-29 16:46:40 来源:消费日报网

消费日报网讯(记者 罗颖□宋林)七月的四川省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,绿意盎然,一场“AI红色记忆展”正在田埂上进行。这是由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“乡音融梦队”利用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打造的特殊展览。队员们在村里征集红色信物,用AI图像增强技术让沉睡的乡村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苏醒。在展区最显眼的地方,模糊褪色的退役证件与它的AI修复图并排陈列,原本模糊的字迹经AI技术处理后清晰可见。“再也不怕这些东西坏了,或者找不到了,可以当成传家宝了。”退役老兵李庆德感叹道。

微信图片_20250729163451.jpg

AI图像增强技术修复照片

“去年,我们展示了石家村的‘形’;今年,我们就打算用AI技术守护它的‘魂’,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村里的红色基因永流传。”团队负责人钟景山说道。2024年暑期,他们用镜头定格了石家村的美丽风貌,在田埂上举办了首次摄影展。同时,一颗想要将这些红色记忆重现的种子悄然在学子们心中种下。今年团队利用暑假重返石家村,将主题升级为“AI赋能乡村红色记忆数字化保护”,利用所学技术为村里的红色历史“保鲜”。

“没想到老了还可以看到自己穿军装的样子,不晓得战友们还有哪些健在!”退伍老兵陈纯明接过AI生成的“青春军装照”时,双手微微颤抖,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在战场上征战的岁月。在临时搭建的“石家红色记忆照相馆”,团队免费为抗战老兵、退役军人和老党员拍摄肖像,再通过AI技术为他们“复原”身着旧式军装的青春模样。同时,延续了去年的做法,为村民拍摄个人照、夫妻照,用AI生成青春影像。田坎边,村民翁敏看着相框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:“年轻时候我还是好看的嘛”。在此刻,个体记忆与乡土情怀、国家历史紧紧相连,科学技术的运用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。

微信图片_20250729163502.jpg

AI生成“青春军装照”

为了将石家村更多的红色文化、催人奋进的故事永久留存,团队成员带着专业设备走村入户,倾听并记录退役老兵雷洪雪追忆异国浴血的日夜;村党支部副书记、青年退役军人曾作根讲述如何将部队执行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“实战经验”;简州大耳羊养殖户周玉芳分享自己在吃苦耐劳的红色基因熏陶下,如何依托国家政策扶持,从普通村民成长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……这些故事通过AI语音转写技术变成文字,连同老物件扫描件、采访视频一起,存入到了“石家村红色记忆数字档案库”,实现“云端”永存,后续相关成品将以电子版形式移交给村“两委”,作为后续村史以及红色教育的资源。“他们用新的技术把我们村上的这些故事保存下来,以后小辈们成长起来了,也可以了解这些故事,传承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,很有意义。”曾作根看着电脑里的档案,激动地说。此次展览共展出了200余幅作品,修复了10余件老物件,采访了5位退役老兵和村民,建立了50多G的档案库。

微信图片_20250729163512.jpg

免费拍摄肖像

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。这场实践,是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定点帮扶石家村的又一次突破。从初期助力经济发展、改善民生,到如今用科技挖掘红色内涵,帮扶工作正迈向“富口袋”与“富脑袋”并重的新阶段。“乡村振兴需要精神动能,用新技术守护红色记忆,就是为乡村注入最深沉的文化力量。”石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尹明说道。

田埂上的AI红色展虽已落幕,但那些被唤醒的红色文化不再只是尘封的过往,而是成为了鲜活的、可触碰的存在,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石家村人。

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。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. 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消费日报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.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会采取相应措施。
4.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5.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。
6.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。
7. 联系邮箱:xfrbw218@163.com  电话:010-67637706

标签:
编辑: 冯举
相关新闻